首页 > 汉语词典 > 十六国

请至少输入1个汉字后按Enter即可查词




十六国

十六国

十六国 shí liù guó
词语解释
历史时期名。西晋末年,各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在北方先后建立割据政权。从公元304年刘渊称王起,到439年北魏统一中国北方为止,一百三十五年间在北方黄河流域和今四川地区建立的割据政权,计有成汉、前赵、后赵、前秦、后秦、西秦、前燕、后燕、南燕、北燕、前凉、后凉、南凉、北凉、西凉、夏等十六国,另外还有冉魏、西燕及代等政权,历史上泛称这段时期为十六国时期。
分词解释
后赵:
十六国之一。羯族石勒所建,国号赵。史称后赵(公元319年-351年)。
六国:
指战国时位于函谷关以东的齐﹑楚﹑燕﹑韩﹑赵﹑魏六国。
后秦:
十六国之一。为羌族姚苌所建,史称后秦(公元384年-417年)。
统一:
①指国家由一个中央政府统治,没有分裂和割据:天下统一。
②部分联合成整体;归于一致:统一祖国|统一认识。
③一致的;集中的:统一的认识|统一领导。

● 十 shí ㄕˊ
◎ 数名,九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拾”代)。
◎ 表示多、久:十室九空。
◎ 表示达到顶点:十足。十成。



上一个词: 社南 下一个词: 手脖子

别人正在查的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