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汉语词典 > 公塾

请至少输入1个汉字后按Enter即可查词




公塾

公塾

公塾 gōng shú
词语解释
由地方或团体设立的塾馆。
分词解释
团体:
1.组织起来,团结为一体。
2.指目的和志趣相同的人们以一定的组织形式所组成的集体。
设立:
设置﹔建置。
地方:
①中央以下各级行政区域的统称:地方政府。
②处所;部位;领域:学校在什么地方|什么地方疼|桀、纣贵为天子,富有四海,地方甚大,战卒甚众,而身死国亡。
③部分;方面:这话有对的地方|有些地方你欠考虑。
④地保:令他们报个“暴病身亡”,合族中及地方共递一张保呈。
⑤本地;当地:地方上的老百姓个个拥护李书记。

● 塾 shú ㄕㄨˊ
◎ 旧时私人设立的教学的地方:塾师。家塾。私塾。
◎ 古代指门内东西两侧的堂屋。
● 公 gōng ㄍㄨㄥˉ
◎ 正直无私,为大家利益:公正。公心。大公无私。
◎ 共同的,大家承认的:公理。公式。公海。公制。
◎ 国家,社会,大众:公共。公安(社会整体的治安)。公众。公民。公论(公众的评论)。
◎ 让大家知道:公开。公报。公然。
◎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:三公(中国周代指“太师”、“太傅”、“太保”;西汉指“大司徒”、“大司马”、“大司空”)。公子。公主。
◎ 敬辞,尊称男子:海公。包公。诸公(各位)。
◎ 雄性的:公母。公畜。
◎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:公公。外公(外祖父)。
◎ 姓。



上一个词: 凫居雁聚 下一个词: 冠山戴粒

别人正在查的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