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汉语词典 > 天下

请至少输入1个汉字后按Enter即可查词




天下

天下

天下 tiān xià
词语解释
1.古时多指中国范围内的全部土地;全国。
2.指全世界。
(1) [land;whole China under heaven]∶四海之内,全中国
鱼鳖鼋鼍为天下富。——《孙子.谋政》
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。——《孟子.公孙丑下》
天下三分。——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天下之美。——明. 刘基《郁离子.千里马篇》
(2) [among people;on society]∶人世间,社会上
天下谁人不识君。——唐. 高适《别董大》
天下物皆然。——清. 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
天下事有难易乎。——清. 彭端淑《为学一首示子侄》
(3) [all over the world;whole people]∶全世界,所有的人
天下缟素。——《战国策.魏策》
天下顺之。——《孟子.公孙丑下》
以天下之所顺。
先天下之忧而忧。——宋.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后天下之乐而乐。
(4) [rule;domination]∶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
传天下不足多。——《韩非子.五蠹》
为天下理财。——宋. 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
共争天下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天下事谁可支柱者。——清. 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
(5) [nature;between heaven and earth]∶自然界,天地间
知天下之寒。——《吕氏春秋.察今》
分词解释
全国:
1.谓使敌国不战而降。
2.保全国家。
3.指整个国家范围内。
土地:
1.田地;土壤。
2.领土;疆域。
3.泛指地区,地方。
4.测量地形。
5.神名。指掌管﹑守护某个地方的神。
全部:
1.整个部类。
2.完全。
中国:
①古时“中国”含义不一。或指京师为“中国”。《诗.大雅.民劳》:“惠此中国,以绥四方。”毛传:“中国,京师也”。《史记.五帝本纪》:“夫而后中国,践天子位焉。” 裴驷集解:“刘熙曰:‘帝王所都为中,故曰中国。”或指华夏族,汉族地区为中国(以其在四夷之中)。《诗.小雅.六月序》:“《小雅》尽废,则四夷交侵,中国微矣。”又《礼记.中庸》:“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,施及蛮貊。”而华夏族,汉族多建都于黄河南,北,因称其地为“中国”,与“中土”,“中原”,“中州”,“中夏”,“中华”含义相同。初时本指河南省极其附近地区,后来华夏族,汉族活动范围扩大,黄河中下游一带,也被称为“中国”。《晋书.宣帝纪》:“孟达于是连吴固蜀,潜图中国。”(“中国”指立国于黄河中下游的魏国),甚至把所统辖的地区,包括不属于黄河流域的地方, 也全部称为“中国”。《史书.天官书》:“其后秦遂以兵灭六国,并中国。”19世纪中叶以来,“中国”始专指我国家全部领土,不作他用。
②“中华人民共和国”的简称。
③中国(Madhya-desa)。古地名。即恒河中下游一带的中印度,佛教徒译称“中国”。见《法显传》。



上一个词: 邵瓜 下一个词: 委寄

别人正在查的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