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1个汉字后按Enter即可查词




汉字 疐

拼音:zhì 注音:ㄓˋ

部首: 疋 部外笔画:9 总笔画: 14

五笔86/98:FPLH 仓颉: JBWNO 郑码:EDXI 电码:3991

笔顺编号: 12452512152134 四角号码:40801 UNICODE: 7590


基本字义

zhì   ㄓˋ
  1. 古同踬:“狼跋其胡,载~其尾。”

方言集汇

  • 粤语:zi3
  • 客家话:[台湾四县腔]zih5[客语拼音字汇]zi4[海陆丰腔]zhi5[客英字典]zhi5di1

详细解释

  • zhì
〈动〉
  1. 绊倒 [trip and fall]
    1. 狼跋其胡,载疐其尾。——《诗·豳风·狼跋》
  2. 又如:跋前疐后(狼前进时会踩着下巴底下垂着的肉,后退又会被尾巴绊倒,比喻进退两难)
  3. 停滞;阻碍 [stop;hinder]。如:疐跋(困难);疐便(难易)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午集上》《疋字部》 ·疐 ·康熙筆画:14 ·部外筆画:9
  • 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陟利切《正韻》支義切,音至。頓也。《說文》礙不行也。人欲去而止之也。 又頓也,跲也。《爾雅·釋言》疐,仆也。《詩·豳風》狼跋其胡,載疐其尾。《傳》疐,跲也。老狼有胡,進則躐其胡,退則跲其尾。《疏》退則跲其尾,謂卻頓而倒于尾上也。 又《廣韻》都計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丁計切,與蔕同。《爾雅·釋木》棗李曰疐之。《疏》謂治棗李,皆去其疐。疐者,柢也。《禮·曲禮》爲天子削瓜者。副之,巾以絺。爲國君者華之,巾以綌,爲大夫累之,士疐之。《疏》疐謂脫華處。

说文解字

  • 《卷四》《叀部》 ·
  • 礙不行也。从叀,引而止之也。叀者,如叀馬之鼻。从此與牽同意。陟利切

English

fall, stumble, falter; hindered

与"疐"相关的词语